《饥饿游戏》:一场让希望变量的游戏 – 《饥饿游戏》影评
本片改编自苏珊·柯林斯笔下的同名畅销小说,这很符合千禧年之后不可忽视的改编电影大卖多过原创电影的事实,光是05年全球年度票房前十中8部是改编自小说或游戏的,还有两部是动画电影。这其中主要原因就有不可忽视的小说群众基础,外加上电影院观众,虽然两者观众群有重叠,但是仍然可以在首周票房上体现出两者受众群的庞大力量。
改编畅销小说也不完全是个不亏损的买卖,成功的有《哈利波特》和《暮光之城》系列,姑且不论后者在全世界的低评价高票房的异路数,光是8部《哈利波特》加起来的总票房比几十部的《007》系列总票房还高就可以看出,好莱坞商人是不会放过小说的。当然失败的也一大堆,例如《黄金罗盘》的票房败北就让靠《指环王》兴起的新公司新线影业关门大吉,还有那个坑货一般的《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总体说下来,改编小说成功与否有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如何让小说吸引人的地方成功变化成电影元素,同时也不会让小说迷不满意,这一点还没有个成功模式可以复制(《哈利波特》5~7部让小说迷不满普通观众看不懂的现象就是失控的典例),幸好《饥饿游戏》成功的抓住小说畅销的元素将其量化成电影元素,同时主题的掌控适当也让影片不简简单单单是一部爆米花电影。
《饥饿游戏》讲述了发生在未来北美大陆架空的世界,国度分为12个区域,每一年举办一次“饥饿游戏”,十二个区每个区选举出两个人送到“斗兽场”去厮杀,最终活下来的人将获得至高荣誉与奖金。听这个剧情介绍很像深作欣二的《大逃杀》,也导致很多人在本片剧情发布之后把两片拿来进行比较,其实没有这个必要,《大逃杀》更多是一种极端状态下人性泯灭与异变,本片则是对于统治者压迫下的人们争取希望的细腻描写,同时也顺便涮了统治阶级一番,在影片中,总统告知游戏操控者“希望”是唯一比恐惧强大的力量,要好好控制,这也是电影后半程杀戮戏出现变化的主因。
电影中所描绘的除了一区、二区和四区外无一不是充满着贫困与压迫的地区,人们在这里艰难的生存着,每一年的“饥饿游戏”也让这些底层人民害怕,从而让统治阶级更好地压迫下去。小伙对于这一切缘起的解释是大约75年前,贫富差距过大、物资分配不均等问题导致13个行政区民众暴动,被称作“黑暗时期”。
从这可以看出,小说自始至终都是一股子反叛气息的味道,电影则将这种极端下的异象放大化,无论是第一区人的穿着打扮和生活方式都让人有一种天然的厌恶感,对于生活的糜烂有更多变态的追求,看“饥饿游戏”也是这群人的乐趣之一,并且影片中还指明一区、二区和四区的人民生活富裕,反而将这种杀戮比赛当做历练,很是讽刺,人类的灭亡是自作自受。影片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女主人公看到广场有一个小男孩拿着父母送的礼物长剑去追打妹妹,父母还很高兴的看着,这一幕突然让我想到科幻经典《终结者2》中约翰康纳看到两个小男孩拿着枪械互相射击,对终结者说出“我们总有一天会被自己杀死,对吗?”两者出奇的吻合。
许多人抱怨电影的前一个小时铺垫过长,这也不难猜出,毕竟国内观众对于这样的影片期待就是快速杀戮,至于一个小时的情感描写与细节铺垫他们更多地会归咎于导演对于节奏的掌控不利,其实不然,一个小时里除了为之后两部的情感纠葛埋下伏笔之外,更多地看到了统治阶级对于这种游戏的变态痴迷程度,让电影后半程的杀戮戏并不单纯渲染游戏的恐怖,也让统治阶级颜面尽失。
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游戏本身就是要让人们看到努力屠杀活下去的希望,但是同时也不能让他们充满希望放弃互相屠杀的这种生存要求,多番掌控才能让人民更好的臣服于统治者,一方面制造和平祥和的假象,另一发面私下里又作恶多端,给人们一种安逸活下去就会美好的恶性循环。希望是强大的,对于统治者来说,他们更明白希望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不能轻易的放松对于希望的监管。
游戏进行中时,游戏掌控者三次修改游戏规则,第一次是为了让人们看到男女主人公可以更好地活下去的希望,于是允许两人活着胜出。第二次修改是为了维护游戏和统治者的尊严。而第三次修改规则是男女主角共赴黄泉的做法完全颠覆了整个游戏的核心价值:给人希望。所以统治者老是自扇耳光,极讽刺。
电影第一部在北美票房飘红,第二部自然提上日程择日开拍,第一部有了很好的基础,至于第二部如何让这种适当的隐喻与讽刺继续,并且还原出小说的精髓自然是影迷可以期待的主因,而对于动作戏,制作方狮门公司承诺第二部会有更多的动作戏,希望这不会让这系列的优秀品质丧失殆尽。
小时候看着港片长大的,后来看好莱钨,结果一直就被美国人的洗脑了,想想国产电影有几部能够让人看着舒服的,想想战争片,想想科幻片。。。
《饥饿游戏》:一场让希望变量的游戏 – 《饥饿游戏》影评:等您坐沙发呢!